亲历东胜六十年

作者:政协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委员会学习文史委员会编

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11

全文:亲历东胜六十年政协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委员会学习文史委员会编内 蒙 古 出 版 集 团内 蒙 古 人民出版社《亲历东胜六十年》编纂委员会成员主 任 郝 铁 军副 主 任 胡 晓 晔委 员 张 文 明 廉 首 荣 郭 占 荣王 小 纲 王 占 斌 马 文 秀王树雄侯志伟主 编 胡 晓 晔执行主编王小纲校 对 白 宽 云 苏 媛 王 督政协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委员会学习文史委员会编亲历东胜六十年内 蒙 古 出 版 集 团内 蒙 古 人 民 出 版 社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亲历东胜六十年/政协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委员会学习文史委员会编.-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12.11ISBN 978-7-204-11935-6Ⅰ. ①亲… Ⅱ. ①政… Ⅲ.① (城 市 )- 文史资料-鄂尔多斯市IV ?① K 292.63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 2012 )第 261600 号亲历东胜六十年编 著 政协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委员会学习文史委员会封面题字 郝铁军责任编辑 马燕茹出版发行 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地 址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新华大街祥泰大厦网 址 http : // www . . nmgrmcbs.com印 刷 鄂尔多斯市桥头堡印刷有限责任公司开 本720 x 1000 1/16印 张24.75字 数30 9 千版 次 2012 年 11 月 第 1 1 版印 次2012 年 ] 1 1 月 第 1 1 次印刷印 数卜2000 册书号ISBN 978-7-204-11935-6/ G· 3517定 价60.00 元序 言郝铁军六十年弹指一挥,六十年沧桑巨变。伴随着共和国六十年的脚步,东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面貌的改善、人民生活的提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的东胜成为引领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的排头兵,成为全国科学发展的典型,成为“服务内蒙古、连接晋陕宁”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核 心 ,荣获了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的殊荣,是镶嵌在鄂尔多斯高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翻开东胜的历史,映入人们眼帘的是一部沧桑悲壮的发展史,是一部艰苦曲折的奋斗史,凝聚了历朝历代多少领导和仁人志士的心血和汗水,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演绎出了一幅悲欢离合、豪情满怀的壮丽画卷……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设立东胜厅开始至1912年民国元年北洋政府正式将东胜厅改为东胜县。解放后,东胜县由绥远省直辖县改归绥远省伊克昭盟所辖。1954年 ,绥远省并入内蒙古自治区,东胜县属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管辖。1983年 ,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东胜县,并 于 1984年 1 月 1 日正式设立东胜市(县 级 )。2001年伊克昭盟撤盟设鄂尔多斯市,东胜改设为区。随 着 绥远 省 1949年 9 月 1 9 日和平解放和共和国的诞生,东胜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摆脱了封建社会的压迫统治,走上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新时期。经历了解放初期的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合作化、人民公社 、大跃进及“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等运动,虽然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热情,但由于受东胜所处十年九旱、风沙水蚀等客观地理自然条件环境的制约以及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不相适应,仍没有从根本上摆脱靠天吃饭、靠上级扶持发展生产的被动局面。用当时人们的语言形容叫“十年九旱一场风、十年光景九年穷、一年不穷碰时运”,群众生活到了“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困难境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拨乱反正、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纪元。东胜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依靠党的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依托当地自然资源,转变生产发展方式,发扬东胜人诚实、守信、吃苦、团结、奋进的人文优势,逐步走上了一条摆脱困境、生产发展、生态改善、以城带乡、城乡统筹、生活宽裕、社会进步的新路子。回顾东胜六十年走过的历程,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我们历历在目,深深缅怀,时刻铭记,永不骄躁。东胜能有今天,不忘前辈奉献,我总结概括为“八个率先”:一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79年 ,东胜率先在农村推行了“包产到户”为核心内容的农村生产责任制,纠正了“一大二公、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用三年的时间解决了农民吃饱饭的问题,实现了粮食自给,得到了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二是把“包老爷”请进城,率先在城镇国有集体企业当中开展了转制工作。在全国还在改革探索的情况下,东胜就对国有集体企业资产一次性量化到个人,职工身份一次性买断,甩掉了企业的包衹,激活了企业的活力,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企业的效率,增加了职工的收入,初步建立起了企业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为当今社会企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三是根据东胜的自然地理条件,率先提出了生态建设是东胜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思想。把生态建设作为立市之本、立区之本。举全东胜之力“种草种树种柠条”,改变东胜山川自然面貌,保 护 植 被 ,封沙固土,控制水土流失。编制了东胜植树造林、水土保持治理规划和环城十公里绿化带的建设规划,实施了国家生态工程项目、三北防护林工程项目、世界银行水土保持治理项目、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一系列国家生态建设工程项目,并结合东胜的自然地理气候状况,提出了草灌乔结合,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结合,以及按照地势土质条件提出“山顶油松 戴 帽 、山坡柠条缠腰、柠 条 带 间 种 草 、沟底沙棘封牢”的具体建设措施 。由于这些措施的得力,各级各届领导的重视,多年长期的坚持以及资金技术的不断投入,森林覆盖率达到了 32.56%。在生态植被的大建设大发展中涌现出不少先进生产者和优秀组织者,当年东胜的老书记宋书岱同志被干部群众称呼为我们东胜的“柠条书记”。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植被,调动农民群众在生态植被建设上的积极性,当年东胜在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在原漫赖乡上了中国西部第一条沙柳刨花板加工生产线,既为沙柳平茬复壮找到了出路,又为农民种沙柳增加了稳定的收入。为开发沙棘的药用、饮用等经济价值,在铜川镇建立了中国西部最大的沙棘产品加工园区,吸引了国内数十家沙棘加工企业入驻园区,为沙棘产品的开发找到了出路,使东胜农民昔日的烧火柴成为了今日的摇钱树。四是为从根本上改变丘陵山区农牧民祖祖辈辈的农牧业生产发展方式,实现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生产,东胜率先在种植业上推行设施农业,保护地生产,养殖业上推行禁止放牧、舍飼养畜。根据丘陵山区十年九旱水资源缺乏的客观实际,种植业必须摈弃老祖宗广种薄收的传统耕作方式,压缩耕地,发展设施农业,走节约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路子。 东胜当年大力号召扶持推广保护地生产,种植保护地蔬菜、瓜 果 、菌类,以一亩保护地收入顶十亩旱耕地的收入,大力增加了农民 收 入 ,出现了不少蔬菜村、瓜 果 村 、食 用 菌 种 植 村 ,既增加了农民收入 ,又丰富了城市居民的菜篮子。养殖业上,为推行舍饲养畜,改变老祖宗的传统散养放牧方式,东 胜 政 府 于 1999年 4 月 1 日发布了“禁止放牧 、推行舍饲养畜”的命令,宣传号召减少数量,提 高个体质量,达到节约增效,既增加效益又保护植被,减轻草牧场的压力。 同时政府配合出台了 “51111”工程措施,扶持农户发展养殖业,每 户 提 倡 养 5 只基础母羊 ,1只 种 公 羊 ,建 1 座暖棚圈,配 备 1 套饲草料加工机具,每只羊发展1 分精飼料地,达到标准的,在资金技术方面予以扶持奖励。禁牧令的颁布在全内蒙古引起了极大反响,得到了自治区政府的肯定,并总结提出了禁牧、休 牧 、轮牧的政策举措,至今在全自治区推广运用。五是在市场经济的形势下,为鼓励个体民营经济的大力发展,率先提出了政府创造环境,社会发展经济,让民营企业唱主角、坐正席的政策 导 向 ,并在政策、资金、税收等方面出台具体措施鼓励扶持个体民营经济的发展。这一发展改革理念和政策的出台,对全面提升民营企业家的地位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为当今东胜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六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率先提出了“抓城市建设就是抓经济建设”的理念和指导思想。早 在 1983年东胜县改市后,东胜的工作重点就开始由农村转向了城市。尤 其 是 1999年全国小城镇建设会在东胜召开后,东胜把城市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每年年初的第一件事就是研究城市建设工作。把城市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和载体 ,从城市发展的规划、建 设 、管 理上着手,以城市为依托大力发展经济。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框架逐步拉大,在改造完善旧城区的同时,规划建设了铁西新区,目前东胜城区总面积已达到7 5 平方公里,人 口 达 到 44.4万。一座新型的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正在鄂尔多斯高原喊起。七是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和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率先提出了“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理念,全面推行城乡一体化发 展 ,城乡统筹的步伐加大,通过生态移民,矿区移民的政策补偿机制,鼓励农民进城,由一产全面向二、三产转移,并通过城乡户籍改革,城乡就业政策落实,医保、社保、养老、上学、住房等一系列配套政策的出台,使 90%的农民进城居住并从事二、三产业,基本实现了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的,实现了我们党最初为农民承诺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美好風愿。八是随着东胜经济的快速崛起,为将改革的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人民群众,东胜率先提出“普及十五年义务教育”的政策举措。从教育教学基础设施抓起,特别是在“十一五”时期,每年将中小学幼儿园的建设项目列为全区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在教育环境、教学设备等硬件设施上逐年按计划新建、改扩建予以完善。学校文化、课程改革、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等方面发生了彻底的改变。政府平均每年投入10亿元用于教育事业发展。学前教育及小学、初 中 、高中入学率达到100%。同时严把教师入口关,从源头上保证教学质量,全面推行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面向全国进行招考,在严把准入关的同时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在全国范围内引进名优校长和教师,并解决小孩入学、配偶工作调动等相关配套工作,政府保障房重点倾斜于招录和引进的教师队伍,特别是对于省级以上的优秀教师和校长免费提供住房,年 薪 达 1 0 万元以上。在政府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大力倡导社会力量支持发展教育事业。仅2009年 全 区 3 9 家企业为东胜教育发展基金会注入资金4700多万元。伊 泰 集 团 等 1 1 家企业出资新建中小学幼儿园11所 ,并为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捐赠公务用车54辆 。教育综合水平不断提高,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实现“双高普九”的旗县(区),被教育部评为首批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荣膺“中国教育改革示范城市(区县)”荣誉称号。上述八个率先,是我们东胜实实在在走过来的真实历程。我用八个率先从不同方面概括反映了东胜这些年来的发展变化,不一定准确,不一定全面,只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旨在共同回忆我们所走过的发展历程 ,共同记住我们所经历的那些人、那些事,让后人不忘东胜的过去,不忘为这片土地辛勤奉献的人们 ....回顾总结东胜六十多年的经历和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的丰颂成果 ,志在不忘过去,不忘历史,不忘历届呕心沥血的老领导、老同志、老同事。东胜取得今天的成果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结果,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精神实践的结果,是上级党和政府支持关怀的结果,是历届东胜党政领导组织带领人民群众艰苦奋斗、奋勇争先的结果。东胜的历史是在这块土地上出生入死、艰苦卓绝、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所有领导、干部、人民群众共同用心血和汗水写就的。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他们,永远铭记他们的辛劳付出 …为了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不忘历史,激 励 后 人 ,本届区政协在任期的最后一年,组织有关领导和文史委的同志们执笔并吸纳社会各方面的老同志、老领导以亲历、亲为、亲闻的形式编纂了这本《亲历东胜60年》文献资料,以激励更多的同志了解东胜、认识东胜、热爱东胜、建设东胜,为东胜的明天更加美好而添砖加瓦,献计出 ......